延边,是东北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汪清,是先烈们战斗和流血牺牲过的地方。在汪清战斗过的抗日将领有童长荣、周保中、魏拯民、李延禄、陈翰章等等,有历史记载的,在延边牺牲的抗日烈士,有据可查的就达3500人之多。30年前,现代诗人贺敬之为赞颂在延边牺牲的英烈写了一首诗:“山山金达莱,村村纪念碑。红心振双翼,延边正起飞。”30年后,贺敬之为汪清革命老区亲自题词:“汪清抗日烽火、燎原东满大地”。这首诗句不仅高度概括了延边人民的奋斗精神,更体现了在东满抗日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的业绩和延边人民缅怀英烈的炽热情怀。
童长荣是一个值得全国人民,特别是延边人民所敬仰的名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年轻的革命活动家,曾是安徽省安庆运动的组织者、旅日中共东京特别支部领导人,领导了当时的革命运动,他还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领导了白区的对敌斗争,来到东北后,他先后担任大连市委书记、东满特委书记,建立了东满抗日游击队和游击根据地,率先在东满地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东满各族人民赴汤蹈火,同日寇拼杀在疆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将一腔鲜血洒在了汪清这片热土上,牺牲时,年仅27岁。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300名抗日英烈名单中,童长荣位于第8位。
童长荣烈士陵园始建于2011年6月,期间经过再次修葺,于2014年7月1日正式竣工落成,同年,被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评为“东北抗联党史党性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陵园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由童长荣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和陵园广场四部分组成。在童长荣烈士碑左侧为童长荣烈士墓区。墓区正中高大的陵墓就是英灵安息的烈士墓。烈士墓左侧为烈士生平碑、东满特委简介碑。其中童长荣烈士生平碑和东满特委简介碑长度相同,都为321厘米,象征着童长荣于3月21日壮烈牺牲。
汪清各族人民为了永远纪念童长荣烈士,1982年,汪清县人民政府将十里坪人民公社十里坪大队更名为长荣大队,1983年更名为十里坪乡长荣村。1985年10月,汪清县人民政府在烈士墓前重修纪念碑。2005年9月3日,中共汪清县委在汪清县烈士陵园修建了童长荣烈士纪念碑。2011年6月27日,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将童长荣墓迁至汪复公路左侧的东光镇庙沟村大北沟入口处,建成童长荣烈士陵园。2013年,汪清县筹资对陵园进行了修缮和扩建。
童长荣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建成于2013年9月,为水泥沙石砌筑,花岗岩贴面,碑身通高14米,分台座、须弥座、碑身和碑冠四部分。台座为长方形四棱柱体,四周环绕花岗岩栏杆,正面(南侧)有台阶。须弥座为长方形四棱柱体,正面中间为黑色大理石,上用朝汉两种文字镌刻“童长荣烈士纪念碑”字样。碑身为长方形四棱柱体,上部为一五角星,下部正面镶嵌“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字样。碑冠为整块花岗岩雕刻,四边出檐,四角上翘,中间起脊形。
烈士墓区位于陵园东北侧,始建于2011年6月,由6个部分组成,即童长荣烈士之墓、烈士塑像、烈士生平碑、崔今淑烈士纪念碑、东满特委简介碑、文物保护碑等。童长荣烈士生平碑和中共东满特委简介碑,长度为321厘米,象征童长荣烈士于3月21日壮烈牺牲。
童长荣烈士墓
位于陵园正中高大的陵墓就是英灵安息的烈士墓。1934年3月,童长荣牺牲后,前来寻找他们的战士们用树皮将烈士的遗体和遗物包裹起来,安葬在长荣生前所住的密营附近。或许有人问,这里面真的有童长荣烈士的尸骨吗?其实,在当时那种抗日斗争极其残酷的情况下,要保存烈士完整的尸骨是不太可能的。虽然英雄辉煌已化金星,但是汪清县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们,解放后,汪清人民怀着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在烈士牺牲的山脚下为他修建了衣冠冢,也就是距此200米远的山坡下。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将童长荣墓迁移至此。陵墓下的陶罐中装有烈士遗像和部分遗物。
烈士墓为水泥、沙石、砖混建,外面用蘑菇石贴面,水泥窿顶,呈半圆形。墓南侧立有花岗岩墓碑,碑正面用朝汉文字镌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烈士之墓”。
童长荣烈士塑像
我们眼前的这尊塑像就是童长荣烈士。它通高2.4米,像高0.9米。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俯视前方,再现了童长荣忧国忧民,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童长荣烈士生平碑
童长荣烈士墓左侧为童长荣烈士生平碑。碑主体为长3米、高2米的花岗岩制作。底座由沙石、水泥、砖砌筑,小方块蘑菇石贴面,长3.8米、宽1.2米、高1米。碑正面用朝汉两种文字镌刻了童长荣烈士光荣而伟大的革命足迹。 童长荣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中国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分别以不同形式展出了英雄的动人事迹。
中共东满特别委员会简介碑
中共东满特别委员会简介碑位于在陵园的西侧。纪念碑主体为长1.2、高1米的长方形花岗岩制作,碑座为水泥沙石砌筑,外侧贴有蘑菇石。整体高度约1.5米。碑正面用朝汉字刻有中共东满特别委员会简介。
中共东满特委在汪清县三年多的时间里,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领导东满各族人民克服困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为延边的解放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纪念东满特委在汪清的辉煌历程,2011年初县委、县政府在此修建了中共东满特别委员会简介碑。
抗日战争时期,汪清县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满乃至整个东北重要抗日基地。东满特委从1930年10月成立,到1936年6月解散,经历了5年8个月艰难岁月。其中3年多的时间在汪清的深山密林,领导和指挥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为东满地区的民族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最后,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陵园广场,陵园地面均为花岗岩铺面,广场位于陵园南侧,其间植有苍松翠柏和鲜花,使整个广场浑然一体,肃穆庄重。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