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2月,金相和出生于延吉县(今龙井市)开山屯厚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困,金相和10岁时才被送入当地小学读书。当时,在龙井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以学校为阵地开展反日启蒙教育活动,使金相和对新文化、新思想等有了初步了解。他忧国忧民,渴望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后来,由于支付不起学习费用,金相和被迫辍学。作为长子,他不仅帮助家里完成一些农活,还协助父母操持家务。金相和非常同情贫苦农民,无论谁家遇到困难,他总是热情相助,是家里家外公认的好孩子。
1924年,金相和一家迁居延吉县蛤蟆塘(今属汪清县),在当地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他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参加当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7年,他加入了朝鲜共产党。他与几位革命者一起,在蛤蟆塘组织了互助会、青年会、少年团等革命群众团体;以办夜校等各种形式召集群众,向他们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印发传单、张贴标语,向群众灌输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在金相和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妻子、母亲、妹妹、弟弟等都先后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0年5月,中共延边特支领导东满(今延边)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红五月斗争”。在金相和等同志的组织领导下,当时北蛤蟆塘的农民也积极行动起来,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地主剥削!”“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示威游行。愤怒的群众赤手空拳同持枪前来阻止游行的伪保卫团扭打、搏斗。金相和还在蛤蟆塘地区组织了农民赤卫队、反帝同盟、儿童团等抗日组织。轰轰烈烈的“红五月斗争”使金相和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同年7月,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原则,金相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到蛤蟆塘一带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9月,中共延和中心县委任命金相和为蛤蟆塘区委书记。同年10月,中共汪清县委成立后,蛤蟆塘区委归属汪清县委领导,金相和继任蛤蟆塘区委书记。在此期间,金相和领导的农民赤卫队与金勋领导的游击队密切配合,铲除了亲日分子金艺松、伪保卫团翻译金东吾、反动地主潘光友,夜袭了村伪保卫团,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反动势力,扩大了抗日武装队伍。
迅速高涨的抗日热情和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使敌人惊恐不安。他们妄图扑灭熊熊燃起的抗日烽火,大肆捕杀抗日革命者。1931年1月27日,中共汪清县委首任书记金勋不幸被捕,刚成立不久的汪清县委遭到破坏。在这关键时刻,金相和主动挑起中共汪清县委第二任书记的重担。
1931年2月1日晚,金相和来到大房子村,与北蛤蟆塘支部书记韩永浩研究如何扩大赤卫队的武装力量。2月2日凌晨,反动武装头目权守正带领“讨伐队”包围大房子村,将村里80多名青壮年全部逮捕,金相和和韩永浩也不幸被捕。凶狠的敌人用铁环套住金相和的两个拇指,将他吊起来毒打。金相和遍体鳞伤,两个拇指被铁环撸得露出了骨头,鲜血直流,但他还是一声不吭。在守口如瓶的金相和面前,敌人无可奈何。为了追问赤卫队和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敌人继续用重刑拷问他。他们把辣椒水灌进金相和的嘴里,再用木杠把辣椒水从他的肚子里压出来,残酷地折磨金相和。
夜晚,金相和从昏迷中醒来,想到第二天敌人会更加疯狂地刑讯逼供,于是,他与韩永浩商定以死来保守党的秘密。韩永浩拿出藏在身上的小刀割断了咽喉,当即离世。金相和以同样方式自尽时被狱警发现。金相和愤然地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上写道:“我是这个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你们抓的这些人全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应立即释放。革命终将成功!”1931年2月5日,敌人把金相和拉到四方山下杀害,牺牲时他年仅31岁。残忍的敌人为了杀一儆百,还用铡刀砍下了金相和和韩永浩的头颅,将其装在麻袋里,到蛤蟆塘、百草沟等地游行一圈后,悬挂在北蛤蟆塘大房子村中心的老榆树上示众。
汪清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淫威所吓倒,他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含着眼泪收敛了金相和烈士的遗体并举行了追悼会,后来自发的编唱了歌颂金相和的《十进歌》。
从一唱金相和到十唱金相和,唱出了百姓对金相和的怀念,唱出了一名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唱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金相和烈士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信念的力量,用鲜血印证了共产党人的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