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成场上,人们传颂着一位54岁的民兵老战士,用一根扁担活捉25个美伪兵的故事。他就是抗美援朝首批赴朝担架队的辑安县(今集安市)第3担架中队队长曲洪一同志。
曲洪一,1896年出生于集安县榆林乡地沟村的普通农民家庭。1945年参加革命,曾任农会会长、村民兵队长。由于喜欢狩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共辑安县委发出了积极参加担架队,赴朝出战勤的号召。当年50多岁的曲洪一,
两次报名都因年纪过大没被批准。为显示自己不老,还很年轻,他把胡子刮得光光的,又去找领导请战,终于被批准随军人朝。他高兴地说:“不要看我老了,保证配合志愿军完成任务。”就这样,他成为抗美援朝首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担架队员,并被任命为辑安县第3担架中队队长,于1950年10月下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950年11月的一天傍晚,曲洪一率领担架队赶赴前线抢救伤员。当走到朝鲜楚山郡“下水洞”的半山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田野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听到前方断断续续的枪炮声。他们仔细地辨认着方向,沿着一条山路行进。当走到一个岔道口时,突然听到左面岔道不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肌哩嘟噜的说话声,曲洪一立即停住了脚步,命令大家就地隐蔽。生活在鸭绿江边的曲洪一精通朝鲜语,他根据敌人之间的对话和通过敌照明弹的光亮发现这是一伙被我军打散的敌人。曲洪一命令大家做好战斗准备,一切见机行事,绝不能让敌人溜掉!自己紧握着手中的扁担守在最前面。当那伙敌兵走到近前时,曲洪一一个箭步猛地跃出,举起手中的扁担,用朝鲜话大声喝道:“缴枪不杀!”与此同时,队员们也冲了出来,举起了手中的棍棒。这伙全副武装的美国鬼子和李承晚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呆了,不知是哪来的“天兵天将”,也不知道这些“天兵天将”手里拿的是什么新式武器,吓得乖乖地缴了枪,束手就擒。
当这25个美伪兵被押送到山下时,天已经大亮了。敌人这才发现,原来是中国担架队的一个老头用一根扁担将他们俘虏了,这25个美伪兵懊恼极了。
后来,曲洪一被荣记一等功,他的事迹和照片被刊登在《人民画报》和《东北日报》上。他的扁担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珍藏。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