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阳,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旅顺铁山乡金家屯一个农民家庭。

1917年,10岁的金伯阳进入小学读书。他从小聪明好学,成绩优秀。

1921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公学堂四年级就读。

此时的旅顺已经沦为日寇的殖民地,由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压迫,使金伯阳从小就立志振兴中华。

1925年3月,金伯阳以第二名的成绩从旅顺师范附属公学堂高等科毕业,他不愿再接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听说大连中华工学会正领导着大连工人和日本人作斗争,于是他就瞒着家人,考入大连满铁沙河口工场技工养成所,从此开始了他光辉战斗的人生。

金伯阳入场后,和先期进场的工人、共青团员王立功住在一起。他们经常促膝谈心。在王立功的帮助下,金伯阳进步很快, 1925年冬,经王立功介绍,金伯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他战斗在工人运动的最前列。

1926年,金伯阳领导了著名的“4.27”大连福纺纱厂大罢工,罢工历时3个多月,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叛徒出卖,金伯阳不得不离开大连来到了省城奉天,受党的指派继续领导工人运动。

1927年末,党派金伯阳到哈尔滨工作,他始终战斗在工运工作的最前沿,受到了敌人的注意,1928年不幸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1928年9月哈尔滨警方以“扰乱社会罪”判处金伯阳有期徒刑4年。1929年春天,张学良改旗易帜后实行“大赦”,金伯阳获释出狱。

出狱后,金伯阳立即来到奉天找到了党组织,并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留在省委机关做机要文书兼交通联络员。

后来党把金伯阳派到了北满工作。在那里,金伯阳奔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工棚中他与工人打成一片,穿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和工人一起睡在工棚里,向工人宣传党的路线,唤醒群众的觉悟,深得工人的信赖。他不怕艰苦,常常深入到偏远的深山老林的筑路工地开展工作。凭着顽强的革命斗志,怀着抱效祖国的信念,他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经常受到省委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1931年2月,金伯阳当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同年12月任省委常委。

1932年9月16日,金伯阳以满洲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到大连检查工作,此后,他奉命奔赴南满领导游击战争。

1933年6月,金伯阳作为省委巡视员来到磐石南满游击队巡视工作。他积极热情,团结当地同志,把工作搞得生机勃勃。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深受战士爱戴。

1933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被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这支队伍就是东北抗联第一军的前身。日本侵略者对这支队伍十分惧怕,调集1.2万多日伪军,对磐石游击根据地大举“围剿”。11月15日,游击队行军路经金川界汉龙湾地区,遭到汉奸邵本良部的突然袭击。金伯阳为掩护杨靖宇主力部队撤退,壮烈牺牲,年仅26岁。直到他牺牲,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妻子腹中已经有6个月了。

人生难得几十年,岂为衣食名利权?惟有丹心共日月,甘将热血洒江山。这是金伯阳生前书写的一首充满革命豪情的诗篇。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金伯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英雄凯歌,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