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区烈士陵园,解放前是一个濒临第二松花江北岸杂草丛生黄土岗地。它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座北朝南,长方形园区,南至电视台,北至老民政局,东临市中心医院,西至市面粉厂,为政府时期辟为体育运动场。
现代式电动拉门,既为东大门,大门外两侧是汉白玉雕刻的石狮子一对守候两侧,还有两座雕像屹立在园内入口处,左侧的人物雕像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右侧的是为纪念解放战争,供市民瞻仰。园内有烈士纪念主碑一座,辽沈战役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梁士英烈士纪念碑一座,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十旅二十八团烈士纪念塔和苏联红军一二四六团团长耶基洛也夫和一名红军战士墓各一处,宁江革命纪念馆一处,烈士英名墙一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捐躯的烈士和原分散在扶余县的烈士墓群一处。
主碑是原扶余县委、县政府于1951年3月动工建设,1952年10月1日主塔竣工举行揭幕仪式,正式命名“烈士陵园”。1990年7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保护单位,并为省军区政治部誉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省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被松原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8月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誉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11月被松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松原市关心下一代红色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评为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师范基地。
主碑碑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00米的基础既雄厚又坚实,象征着建国3周年,四周阶梯为7级,意味着消灭日本法西斯7年了,碑身高 9.99米,寓意九泉下的英雄们业绩与日月同辉、 丰碑永恒,碑形十分壮观。主碑的碑文:“烈士英明照耀千古”、 “为争取人民民主,为保卫世界和平而牺牲的英雄们光辉,照亮了世界。”主碑是作为老革命根据地的扶余县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立的。目的是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对后人进行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
位于主碑东南侧的白色纪念塔,是1946年8月25日原扶余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光荣牺牲的600多位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十旅二十八团的指战员而建。二十八团烈士纪念塔为方尖形,上窄下宽。北面题词是:“为独立和平民主而牺牲的烈士纪念塔”。南面是原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十旅旅长钟伟题词:“二十八团死难烈士千古,永垂不朽”。东面是原扶余县政府题词:“为民族独立为民主自由而战的烈士永垂不朽!”。西面是原第三行暑专员郭峰题词:“为东北人民和平民主事业而牺牲,牺牲者之光荣,永垂不朽!”。
位于主碑南侧的红色墓是苏联红军墓。1945年10月原扶余县人民为牺牲在中国土地上,为解放当了十四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消灭了法西斯的苏联红军将士表示深切的缅怀和哀悼,而修建仿苏式红色的烈士墓,庄严肃穆地安葬了两位烈士(包括佩带的枪支遗物)。墓为钢筋水泥构筑,塔身上部呈梯形,下部为方形,顶宽0.95米,全高4.30米。墓正面镌刻“苏联红军一二四六团耶基洛也夫和一名苏联战士之墓”。背面镌刻:“为反法西斯作战而光荣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苏联红军纪念墓占地面积26平方米,修建时间194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扶余县政府修建,1974年4月25日由扶余县革命委员会迁建烈士陵园。烈士公墓内安葬着两名烈士:耶基洛也夫:男、团长、苏联国籍、1945年9月于扶余县大洼屯牺牲。红军战士:男、警卫员、苏联国籍、1945年9月于扶余县大洼屯牺牲。
位于主碑西南侧纪念碑,是为纪念解放锦州光荣牺牲的特级英雄——梁士英而立。纪念碑用天然大理石筑成,全高8.10米,基础高5.00米,碑高3.10米。1948年10月16日,在攻锦州的第二天,部队在广场上追悼为解放锦州而牺牲的烈士。会上宣读了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党委决定:“追认梁士英为特等功臣,追记三大功。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锦州西北门改称为“士英门”。扶余县三岔河镇将梁士英住过的东南街命名为“士英街”。以此纪念这位不朽的人民英雄,伟大的战士。
1988年10月,在梁士英烈士牺牲四十周年之际,原扶余市委、市政府在烈士陵园内为梁士英修建烈士碑一座。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东北野战军二纵司令员刘震将军亲临现场为梁士英烈士纪念碑题词揭幕。碑正面,刘震将军的题词是:“梁士英身躯捐万众,英明留千古。”碑的背面,原扶余市委、市政府的题词。
位于主碑南面的向阳坡,松柏环保中安葬者29位烈士,其中有唐帅、宋宇寰、李向阳、朱树坤、姜岩、杨继安、孙江、谷崇和、苏万军、朱仕学、罗田和、杜国君、张会兴、苗蓬、方振江、戴俊珍、戴俊儒、陈喜山、李文山、徐殿凤、刘福庆、黄凯、张子才、刘力峰、蔡德恩、官正芳、郭明亮、尹宝成、王嘉玉。
位于主碑正西面是2022年新修建的烈士英名墙,上面记载着1660名曾经在宁江这片大地上牺牲的烈士的名字。其中:有1076名优秀的士兵积极参军参战、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为革命胜利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其中刘力峰、刘政、郭岐、李勇等都是在解放战争中有着丰功伟绩的烈士;这里是在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510名英烈的名字,抗美援朝时期宁江为支援前线送去了2000多名子弟兵,1000多副担架,人民群众捐款22.7亿元购买了1架飞机,被命名为“扶余号”;这是在和平年代牺牲的74位英雄的名字,其中有大家熟悉的苗蓬、宋宇寰、郭明亮等宁江优秀儿女,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位于主碑正北方的松原市宁江革命纪念馆,宁江革命纪念馆于2023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520平方米,展馆平面展出面积2300平方米。纪念馆按照党史发展脉络进行布展,以时间为纵轴,以历史事件为横轴,以人物为重点,共分五个部分,通过电子显示屏、投影、智能电视、VR体验、电子书等现代化的手段,展示宁江人民一百多年来为民族的解放和世界的和平不懈斗争的历史。展出图片112张,文字说明约2万字,展出实物72件,实景模拟4处。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