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洲,吉林省磐石县人,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援朝大队新成川车站的车号员。新成川是战略要地,过往列车多,任务重,且车站前方就是沸流江大桥,是敌人重点轰炸的地区。

1951年2月8日,敌人轰炸新成川车站。敌机离开后,数十颗定时炸弹陆续爆炸,石块、枕木、弹片在浓烟中飞腾。车站两旁的房屋着火,线路被炸毁,信号中断。此时,王景洲与铁路工人冲进浓烟,抢修被炸毁的站内股道、电线和列车。在紧张的工作中,王景洲发现九股道岔心中有两颗二三十公斤重的定时炸弹,妨碍行车。得到军代表的准许后,他跑到炸弹旁,双手拨开泥土,抱起炸弹向车站外跑去,成功排除了威胁。王景洲的英雄事迹受到志愿军领导机关的嘉奖,经铁道军管总局批准,给予他记二等功一次。

1951年3月2日凌晨,为躲避敌机轰炸,我军一列满载弹药的列车准备进入山洞避险,但是由于刚修复的铁路路基不实,导致有五节车厢脱线。为了掩护弹药车免受敌机轰炸,王景洲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弹药车继续推进山洞隐蔽。当推到第八辆车时,敌机出现并开始轰炸扫射。他让战友们进入待避所隐蔽,自己和岳永昌全力推着那辆车。然而,车辆因惯性太大,一直向下滑,眼看就要与刚推进去的七辆车相撞,可能引发爆炸,危及沸流江大桥。危急时刻,王景洲用力推开岳永昌,自己拿起撬棍插入车轮下,但仍无法抵挡下滑的车辆。于是,他毅然将自己的身躯塞在撬棍底下,挡住了下滑的车辆,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为了表彰他的不朽功勋,1951年5月,朝鲜铁路军事管理局授予王景洲“特等功”。1953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给王景洲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的光荣称号。《人民日报》等国内十几家报纸、杂志、电台都以“不朽的人”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中朝两国战友为他树立了墓碑。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