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劳工纪念馆(原丰满万人坑)成立于1963年。隶属于吉林市总工会,是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纪念馆是日军侵华的重要历史见证,反映了修建丰满水电站时劳工所遭受的种种苦难,由劳工苦难史展厅、遗骨陈列厅、罹难劳工纪念碑及慰灵塔等建筑组成。馆内现存罹难劳工完整遗骨35具,馆藏文物100余件,珍藏历史图片600余张。承担接待参观任务、保护馆内收藏文物的任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单位位置:位于吉林市区南侧20公里的孟家村东山上,南距丰满水电站2公里

乘车线路:33路

营业时间:早9:00-晚21:00(每周一闭馆)

咨询指引:电话:0432-64670980 咨询人:汤化勇 

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团体可通过电话预约参观时间,今年将举办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特展活动,讲红色故事、讲丰满劳工的苦难史、讲劳工纪念馆60年历史回顾。

吉林市劳工纪念馆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余个荣誉称号,其中2023年4月纪念馆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吉林省内第二家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6月获得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参观攻略:

进入吉林市劳工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1997年由市总工会出资修建的丰满罹难劳工纪念碑。

1997年丰满阶级教育展览馆更名为吉林市劳工纪念馆,修建了罹难劳工纪念碑,纪念碑以大坝为原型,地基上有劳工和江水的浮雕,象征大坝是由劳工的血肉筑成,希望大家珍惜和平生活,勿忘历史,圆梦中华。吉林市劳工纪念馆始终秉承着不忘阶级苦,牢记历史使命的精神,代代传承。

馆内有四块奇形怪状的石碑,这四块石碑都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罪证,是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如山铁证。

 最大第一块石碑“工人慰灵塔”的浅褐色自然石块制作的石碑,背面有一块金属牌,镌刻着很多小字碑文。在碑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座石碑制作于伪满康德八年(1941年)。

“工人慰灵塔”石碑是伪满洲劳工协会打着安慰死难劳工的旗号修建假慈悲道具,实际上他们是惟恐遭到劳工的罢工和反抗而建立在丰满发电厂院内的,碑文“工人慰灵塔”是伪满洲国第一任水利电气局局长直木伦太郎亲笔书写。

其原址在丰满“万人坑”南1500米处,2002年,为了解决“坝东大移民”的居住问题,在“工人慰灵塔”附近盖起了移民楼。2009年“十一”期间,有关部门将其迁到劳工纪念馆院内。

另外一块不规则的花岗岩石碑,上书“野副讨伐队司令部进驻纪念碑”,背面是日文“进驻纪念碑志铭”,立于1941年。碑文描述:“昭和十四年(1939年)九月二十九日,吉林、通化、间岛三省讨伐队司令部进驻此地,日夜竭力进行筹划督战工作。

 翌年十月一日进入间岛、延吉征马,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司令部移驻新京于此地设置现场指导机关。昭和十六年(1941年)三月十九日,讨伐结束同时解散此部。此间前后一年三个月,曾把此地作为策源地,获得平定东南满伟业的成就。

石碑上描写的时间段里,正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进行扫荡期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魏拯民、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政委、第一路军参谋兼警卫旅政委韩仁和在此期间为国捐躯。这块日本侵略者立起的“战绩”碑是日本侵略者血腥镇压东北抗日军民的铁证,2000年在昌邑区延安街民悦胡同铁路新建楼施工工地出土。

第三块石碑稍有规则,近似于墓碑,上书“东南满镇定现地幹部芳名”,植田贡太郎谨题。目前尚无资料显示它的用途和时间,但是从字面上来看也是和“野副讨伐队司令部进驻纪念碑”类似,是日本侵略者扫荡期间纪念战死或者表彰有功日本侵略者的石碑。

注:简体字“干”的繁体字写法是“幹”

第四块石碑梯形,正面阴刻“五勇士之碑”,背面刻有时间“昭和十四年(1939年)六月建”。2001年出土于吉林市解放北路鸿博嘉园小区,即吉林东大营原址,东北沦陷后是侵华日军驻地。至于这“五勇士”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侵华日本侵略者,并死在吉林。

这块石碑虽然是日本侵略者修建的纪念碑,但是或许可以说是纪念英勇东北军民的反抗侵略的战绩纪念碑呢。“五勇士之碑”、“东南满镇定现地干部芳名碑”、“野副讨伐队司令部进驻纪念碑”原收藏在吉林市博物馆,2015年9月1日被移交到劳工纪念馆,安置到劳工纪念馆院内。

日本侵略者侵华,霸占了东北,为了不让东北军民反抗,软硬兼施,左手蜜糖右手战刀,奴化弹压东北民众。四块石碑,四个故事,但是主题都是一个,那就是侵略。如今,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东北七十多年了,想想他们留下的“战绩”碑变成了他们自己书写的侵华招供书,也算是一种讽刺吧。

劳工苦难史1厅一共有四个部分:

1、国土沦丧,殖民侵略的深重灾难 

2、丰满电站,资源掠夺的历史见证

3、劳工血泪,日寇压榨的悲惨人生

4、牢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劳工苦难史2厅陈列完整劳工遗骨35具,是1949年解放后进行第四次清理时所得的部分遗骨,主要为20-40岁的中国男性。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