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字嘉兴,和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正统七年,其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从洪武三十一年到永乐四年,短短8年的时间从千户职升任至陕西都指挥使,相当于今省军区司令。后获罪被贬到辽东地区。
刘清 “处己俭约”自守清正的造船总兵官。 永乐十八年(1420)七月,刘清因功被赦复职,留辽东都司任都指挥使。《明实录》对刘清有评,“清慷慨有才略,驭军严整,处己俭约,然与人寡合,累经挫衄,跆而复起,劲直濒老不衰”。这个评价是对刘清的定论,某种程度上也是刘清一生命运的概括。刘清领军到吉林,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而特别的时段,可谓人生一次严重“挫衄”受跆后的复起。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刘清服从使命,不计得失,从免死、谪戍的低谷到被赦“复起”,他不仅圆满完成了明王朝北抚黑龙江的造船使命,还大大提升了吉林船厂应有的历史地位,将曾“无名”的造船之所,打造成与他身份相应、东北最大的造船基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六月,刘清因领军造船所犯被定“拟死”的罪责,显然与实际不符。他终生“劲直濒老不衰”“处己俭约”,自守清正品质,虽又一次被跆死地,但终以“贫乏无征”,为明英宗宽宥,谪戍甘州(今甘肃)。正统三年(1438)四月,他又一次“复起”被召还,“降原职一级备御辽东”,正统七年(1442)二月,卒于辽东都司都指挥使任上。观刘清一生,在吉林领军造船时间不过15年,不一定是他个人生命最重要的时段,但以他一以贯之的品格,见证并铭记了明代东北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他是明代船厂空前辉煌的创造者与奠基人。留下的摩崖石刻,是吉林船厂的永恒明证,无疑也是刘清人生最重要的纪念碑。
永乐十八年(1420年),刘清领兵至吉林阿什哈达督造漕船,为功纪念,在阿什哈达临江绝壁悬崖处刻石题名,石刻为阴刻正书竖写三行文字:甲辰、丁卯、癸丑;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从第二块石刻和《明实录》记载也可看出刘清曾多次领兵至此督造漕船,并且肩负运送船料、粮米等物资的重任。
刘清的一生,征南戍北,虽屡经挫折,其劲直与慷慨之概老而不衰!他为明朝经略东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