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乡地处榆树市东南边陲,隶属于土桥镇皮信村,幅员面积150公顷,距土桥镇区14公里,东与黑龙江五常市的长山乡接壤、北和吉林省舒兰市的水曲柳镇毗邻,素有“鸡鸣闻三县,花开两省香”的美誉。近年来,小乡的发展风生水起,被盛誉为“一山一世界,一水一风光,一步一画卷,一屯即天堂”。在上世纪70年代,小乡屯曾经接受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农业部部长沙千里、林业部部长沙风等诸多领导的视察,被赞誉为“东北的大寨”。
小乡博物馆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平方米,展陈面积1126平方米,建馆以来,小乡博物馆平均每年接待12000人,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基地的作用,并获得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示范基地、长春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长春市中共党史教育示范基地、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基地等多项殊荣。通过弘扬齐殿云的典型事例,促进“小乡精神”人格化、具体化、生活化,把“小乡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渗透到工作生活中,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小乡的历史
小乡,是上个世界七十年代吉林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当年以齐殿云为代表的小乡人不甘贫穷,在生产条件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以分布在十沟六岭三面坡上的十几公顷瘠薄地为资源,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治山、治水、造良田,以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和毅力,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惊人的业绩,“小乡精神”因此享誉全国,而那句“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也成为小乡人民奋斗的精神支柱。
1970年1月23日,小乡被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命名为“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当时省内乃至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用大量篇幅对小乡艰苦创业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来吉林省视察时,赞扬小乡“你们这里也有好的典型,像榆树的小乡,你们自己的典型更可贵,小乡的带头人就是齐殿云”,号召大家继续弘扬小乡精神。小乡带头人齐殿云先后五次进京参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曾被当选过全国四届人大代表和党的十一大代表以及全国妇代会代表,并出席二十周年国庆观礼,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二、全力打造小乡
为了继承和发扬小乡光荣传统,重新弘扬小乡精神,让小乡这颗璀璨明珠再放光芒,给后人留下一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和平台,2006年5月土桥镇党委班子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正式向榆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小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建设新农村样板的构想,2006年7月1日,榆树市委在小乡举行了颇为壮观的小乡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亲笔为小乡展览馆提名。
正是因为三十年前小乡人民有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展现出了战天斗地的小乡精神,打造红色小乡,传承奋斗精神,得到了省和长春市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纷纷为小乡的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小乡展览馆占地300多平方米,管内收藏上千件当年小乡人艰苦创业方面的珍品,以及各类英模事迹,史料详细,结构清晰,图文并茂。2007年7月1日,小乡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8年,小乡展览馆被省政府正式改名为小乡博物馆,并且通过筹措资金,对小乡进行第二次扩建,新建了15栋花园别墅式居民新区和1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接待中心,以及可容纳300人的标准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如今已经正式被列为吉林省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发挥小乡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小乡艰苦奋斗精神,土桥镇党委先后多次对原有的小乡设施进行修葺完善,包括湖心岛凉亭、水上吊桥、浮桥、荷花池、岛上人行步道、植物园长廊以及小乡博物馆内的基础设施,总投资达三十多万元;经过精心打造后的新小乡,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红色气息更为浓厚,处处给参观者留下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小乡博物馆重新进行了改馆扩建,增设VR党建数字化主题馆,将小乡精神与党史教育充分融合,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一体化体验平台.如今的小乡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从2006年至今,参观人次已经达到10万多人次。
三、小乡2A级旅游区
小乡人以艰苦创业精神为依托,吸引外资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把握住了厚重的历史沉淀和自然元素,充分利用当地山多水广的自然优势,以加强农耕文明、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为主线,采取多维力量开发天然生态资源,走出了休闲农村旅游的好路子。
为服务人性化,旅游园区建有农家乐土特产餐饮山庄,简约化现代超市,在这里还可以免费欣赏群众自发的秧歌表演,红色韵味、乡土气息浓厚。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