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朝鲜族人民的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不惜牺牲,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统计,政府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4740名,其中朝鲜族革命烈士占97%以上,延边朝鲜族中平均20户里就有一名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不畏艰险,组织反日游击队,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来这些游击队发展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北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最初也主要建立在朝鲜族聚居地区,根据地的朝鲜族人民不仅从人力、物资等方面全力支援抗日游击队,还与之并肩作战,成为东北抗日游击队伍的坚强后盾,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
八女投江
1936年秋,抗日联军的8名朝鲜族、汉族女战士在敌人的追击下,奋勇作战,射空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起跳进牡丹江英勇就义,用鲜血写下了“八女投江”的悲壮诗篇。
抗联代表人物:许亨植
许亨植,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族,原名许克,化名李熙山,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著名的抗日将领。1942年8月3日,在今黑龙江省庆安青峰岭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
许亨植在领导东北抗日斗争中,紧紧依靠抗日民众,展开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斗志。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联代表人物:李学福
李学福,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族,原名李学万,别名李葆满,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著名的抗日将领。1938年8月8日,因长期艰苦斗争,积劳成疾,病情恶化而病逝,时年37岁。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
1937年,李学福率部到同江、富锦一带活动,团结当地抗日组织,筹集给养,打击敌人。后回师完达山区,建立抗日密营,袭击敌人,粉碎日寇“冬季讨伐”。
注: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