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授权国民党北京警备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壁等,把清废帝溥仪驱逐出宫,从而宣告了紫禁城内封建“小朝廷”的彻底灭亡。但溥仪并不甘心,一直为实现他“还政于清”的政治主张耿耿于怀。
溥仪虽自称今后用“平民身份”,可他龙心未泯,睡梦里都惦记着重登“九五”。一天夜间在月光下,溥仪着一身运动装,带着侍从祁继忠、李体育与李国雄骑自行车在长安街兜风。李国雄率先开路,李体育和祁维忠于后护驾。溥仪居中骑到紫禁城时倏地跳下自行车,推着车心事重重地顺着皇城根儿转了一会儿,来到城北的神武门驻足。溥仪半晌半晌地望着错落有致的城堞,不由得感慨万端,紫禁城里十六年的帝王生涯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雕龙的天子宝座、文武百官的叩拜、后宫的佳丽、满目的明黄色不禁热泪盈眶,突然,歇斯底里似的向紫禁城发誓:“总有一天,我溥仪会像世主章皇帝一样,重新回到这里!”
冷静之后的溥仪似乎悟出了一点道理来,如果自己手里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祖宗的江山绝不会丢。那么将来要实现复辟也必须靠军队。但如今自己已是废帝又寄人篱下,要建军谈何容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呆在静园里的溥仪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创造一个“纸上谈兵”的办法,在一张大白纸上布阵,煞有介事地调动敌对双方司令官,或攻或守,或偷袭或短兵相接,战术瞬息万变,战局大起大落,至于谁胜谁负当然由溥仪决定,侍立在他身边的随侍不免偷偷地笑,可溥仪却在纸上把两军对垒用兵的每一步都做得那么认真,哪怕是某些细微处也一丝不苟。布过阵的纸是绝不能信手扔掉的,说不上什么时候想起来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详细地斟酌再修改,像这样的“纸上谈兵"图有好多张都由侍从保存,以为复辟作准备。
溥仪虽然身居静园,可他的心却从来没平静过,无时无刻不在窥视国内外形势变化。“九一八事变”前后,他本能地意识到复辟的机会临近了,先后派人到天津市内、到东北、甚至去日本打探消息,以伺机一逞。去东北的两人,一个专程探明日本关东军的真实意向和对逊帝的态度,另一个佟济煦是搜寻清朝的旧臣以联络感情,纠集复辟势力。佟济煦返回天津向溥仪禀告说;“时机已至,切莫迟疑,东北乃我大清龙兴之地,数千万臣民正翘首以待,盼望皇上幸临!”说着,又奴颜媚骨地往前跪行一步,满脸淌泪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用手帕包的一抔土双手过顶地捧着呈现给主子,说:“这是奴才从关东特为主子带回来的宝土。皇上得到这土,预兆将要得到整个‘满洲’的领土!”
“堪为壮士之举!”溥仪褒奖佟济煦一句,接过那包土,百感交集地打开一看,黑油油、潮乎乎的,不由得用鼻子闻闻,觉得确实有一股袭人肺腑的祖居龙兴圣地的香气,便思绪万千地摆弄着,爱不释手地先把那抔土团成团儿, 不知什么时候又捏作方块儿,而后换一方明黄色的绢帕小心翼翼地包好递给侍从珍藏起来。

---本文出自吉林摄影出版社《伪满帝宫轶事》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