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云同志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遇险,但他从来没有被这些危险吓倒,相反更加坚定了他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他在这一次亲赴南满的途中,是如何危中脱险的呢?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调集10万大兵疯狂进攻以临江为中心的南满根据地。大兵压境,形势危急。远在北满的陈云同志心急如焚,主动请缨,要求到气氛高度紧张的临江主持工作,《陈云遇险》的故事便在赶往临江的途中发生了。
1946年11月3日,陈云和肖劲光同志乘坐火车从哈尔滨出发。当时南满的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已被国民党军所占领,所以他们计划经佳木斯、牡丹江到图们,再绕到朝鲜去南满。可这一消息事先竟被国民党特务得知,他们赶在首长之前,派出一名受过特殊训练的特工,提前赶到了牡丹江的斗沟子车站,在最短的时间内策划了一个可以绝杀陈云同志的秘密行动。
当时,已是深秋季节,地处我国北部的牡丹江山区,已经是寒风料峭,雪花飘飘。火车经过牡丹江、宁安继续南下,到达斗沟子车站时险情发生了.火车经过这里正好是深夜,大家都睡着了,火车临时停在了车站,车站前方是一个陡坡,国民党特务决定利用这个陡坡,用一辆货车从坡上下滑,用自然的惯力撞击专列。陈云同志的专列在暗夜里悄无声响,只有几名持枪的警卫战士,在车外巡逻。那辆载满红松圆木的货车在火车停驶后,突然下滑,由于坡度和火车的惯力,使货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当警卫员在暗夜里发现了那辆庞大的货车像恶魔一样扑来时,保护首长的一切措施都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扳道房里一道身影,一名扳道工飞一样的跑到叉道口,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扳开道叉,在道岔扳开的一瞬间那辆轰鸣而来的货车紧靠专列疾驶而过,一阵巨大的声响,倾覆在专列两米远处,把铁轨和枕木压得竖了起来,远看就像一个破损的梯子,场面惊心动魄,不寒而栗。正是这位扳道工的勇敢之举,解救了为四保临江战役做出巨大贡献的陈云同志及他的战友们,使这一切都化险为夷。陈云同志也于11月27日安全到达了临江。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一个多月后,四保临江战役打响了;四个多月后,四保临江战役在陈云同志的指挥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彻底扭转了东北战局,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奠定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基础;两年多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今天重温陈云同志这段故事,在深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昂扬斗志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的同时,我的脑海里依然不时的涌现出那位扳道工人的身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我们应时刻铭记,革命成功来之不易,我们应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