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抗日纪念地,涵盖了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那尔轰会师遗址、城墙砬子会议旧址等。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馆)是以杨靖宇将军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被收录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由牌楼门﹑将军塑像、正气亭、丹心亭、碧水亭、纪念碑、纪念塔、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国防教育展示区组成。殉国地内纪念馆建筑面积2785平方米,于201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家红色教育的品牌、红色旅游的亮点,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国家AAA旅游景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819套件(其中:国家定级文物21件),展陈面积2066㎡,陈列文物200余件,张贴文字、图片等珍贵资料350余幅。是靖宇县对外展示靖宇形象的重要窗口。

城墙砬子会议旧址,位于花园口镇西南方向通往湾沟镇公路6公里处,遗址地为城墙砬子南侧山坡密林之中。1934年2月21日,杨靖宇率东北革命军第一独立师与16支抗日部队在濛江县城墙砬子汇合,并召开了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会上杨靖宇当选为总指挥,隋长青为副总指挥,李红光为参谋长,下设八个支队,从此这支抗日队伍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抗战,也使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新的高潮。

那尔轰会师遗址位于靖宇县景山镇与那尔轰镇交界处的老龙岗山脉于家沟里。1935年8月底,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率第二团两个连150人与第一军第二师部队在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靖宇县那尔轰胜利会师,史称“那尔轰会师”。这次会师,商讨了筹备满洲人民代表大会、筹建满洲临时人民革命政府和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部等重大事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组成和东北南满省委的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会师使隔绝已久的东、南满游击区和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了抗联队伍的活动空间,打通了向东发展的通道。

2005年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三批6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白山抗日纪念地在名单内。一直以来,白山抗日纪念地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努力把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