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有库,193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白城县15区煤窑村(今洮南市煤窑乡煤窑村)一户贫农家庭。幼年的吕有库天真活泼,十分招人喜爱,然而却一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 1945年,吕有库的家乡解放,他家分了房子分了地,从此过上了全新的生活。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战火一直燃烧到鸭绿江边。10月,刚满17岁的吕有库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告别亲人,奔赴朝鲜战场。朝鲜三千里江山,处处烽烟战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朝鲜美丽的国土和善良的人民。吕有库义愤填膺,英勇作战,奋力杀敌,多次受到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由战士升为副班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吕有库转入华东军区60师180团任班长,荣立三等功1次。1955年1月18日,我华东军区以步兵1个师、航空兵22个大队、各种舰艇173艘,开始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在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强大攻势下,部队很快便强行登陆。吕有库担任突击排班长,他迅速指挥机枪手封锁正面敌堡,压住敌人火力,从而保证了突击排以极少伤亡,顺利突破敌军阵地。这时,副射手突然中弹倒下,吕有库右臂也负了伤。他全然不顾伤痛,一咬牙顶上去,用左手拖着弹带,指挥射手继续朝敌人射击。一颗流弹忽然击中他的腹部,鲜血汩汩流出。吕有库猛地撕开棉衣,扯下一把棉花塞住伤口,继续坚持射击。部队冲上去后,他却倒在重机枪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年仅21岁。 打扫战场时,部队首长和战士们看到在金色的夕阳下,吕有库侧卧在机枪上,圆睁双眼,怒视前方,鲜血染红了棉衣,染红了身下的土地。那塞在伤口的棉花,泛着金红的光彩,分外耀人眼目。它是一朵美丽的花,是一朵英雄之花。目睹这一幕庄严肃穆的场景,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流下了眼泪。他们怀着近于虔诚的心情,小心翼翼整理好烈士的遗体,后来部队党委为吕有库追记一等功,中央人民政府颁发证书。授予吕有库以‘荣立中大功勋烈士’称号。

主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承办:中国吉林网